中国不锈钢反应釜等制造业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这个过程是伴随着低端制造业的衰败,还伴随着部分企业的转型升级失败的阵痛。但是政府应加大研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,在政策和投入上进行产业引导和哺育。中国不锈钢反应釜等低端制造业占总制造业的份额已经比10年前有了大幅下降,从很过50%下降到不到40%,我们要注意,这一下降是在年增速很过10%的情况下取得的。
不锈钢反应釜等制造业转型的方向是“新需求、高附加值和服务”。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发、制造和售后服务上建立一系列自己的核心能力。从企业角度来说,这意味着更贴近市场、了解消费者或客户需求去进行研发包括设计,改进制造工艺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,通过投入建设物流、建立和提高服务标准来保证售后质量等一系列要求。而对于国家来说,明确这个方向之下,要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。这就意味着政策支持,如税收、人才、减少准入限制、减少行政管制等方面。
在全球范围内,没有一个那么大的制造业国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转型升级。所以,新加坡也好,韩国也好,包括日德,我们都可以去借鉴他们具体做对的事。但在道路上和模式上,中国必须走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。没有捷径,唯有产业界、政界、知识界。
企业在不同阶段,其运营管理上的问题、困难和需要都不一样。我们在帮助客户时也是因人而异,因需要提出企业运营和管控的咨询建议。可能对于中国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来说,他们面对的问题是转型升级中如何“往上走”的问题,这里包括了产品和品牌战略、渠道战略、研发战略、海外公司的管控模式和力度如何等等。而对于一些中型的制造业企业来说,其要点可能还是在于精细化管理,包括了采购、生产运行、销售等一系列运营问题。